过年的随感
2023-02-10 01:29:31 最后更新: 2023-02-10 09:50:54 访问数量:167
2023-02-10 01:29:31 最后更新: 2023-02-10 09:50:54 访问数量:167
夜里,回京的火车开到八达岭站,透过车窗看到长城上错落有致的霓虹灯,问媳妇“有首歌,《长城长》你听过吗?”,媳妇说“没”,我轻轻唱了一句“都说长城那边是故乡,可你知道长城有多长?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,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”
顿时心生一阵凄楚,本以为在外买个房子便可以不再漂泊,然而在年关之际,当我们说起“回家”这个词时,才知道,家,原来还在长城的那头。
因为疫情,多年没有能够回家过年,今年过年,终于可以法定假日加年假,一次既回了媳妇家,也回了我家,如今返京后工作不到一周,心中感慨犹存,趁睡不着随便写写。
工作十年了,加上大学四年,离家已有十四年,几年没回家,今年分外觉得割裂,家乡的生活与我们在外平常的工作生活节奏和方式太过于不同,仿佛是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,万千回忆涌上心头,一切恍如昨日却又变得如此陌生,令人不敢相信。聊天时才知道,父母生过很多病,但都瞒着我们,正如我们在外发生了一些事情也没有告诉他们。一时间,不知道我们这样偶尔回家一趟到底又有什么意义。
割裂的家乡与漂泊地之间,父母是一道桥梁,姑姑、舅舅等等亲戚们就更是难得一见,父母的言语中,知道他们没少给亲戚们介绍我们在外的情况,也没少说“善意的谎言”,我本是对这种“善意的谎言”感到非常愤怒,可转念一想,如此疏离之下,谁又在乎什么真言谎言。亲戚问我“你现在做什么工作?”,我说“写代码”,亲戚说“哦,还写代码呢”,没有人知道什么是“写代码”,也没有人真的想要知道。我问“那个亲戚在做什么工作?”,“不知道,我们也很久没见了”,原来亲戚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,也同样是如此疏离,也许这并不是物理距离的问题,而是这个时代的问题吧。
今年没有给任何人发拜年的消息,在这个疏离的时代,就不要明明是不带感情的勾选、发送,却非要给对方营造一种“我刻意记得你”的错觉了吧。此事成为了爸爸拿来批评我的一个理由,我仔细一想,收到招商银行的拜年短信的时候,确实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丁丁点温暖的,明年过年还是发吧。
古希腊的节日里,人们围坐在竞技场,观看悲剧表演,落幕之时,大家全部站立起来呼号,撕碎面前的兽皮,而在传统中的中国,大家放鞭炮添新衣,相互祝福,满含节日气氛。然而,时至今日,节日的仪式越来越淡化,近乎荡然无存,节日本是与仪式相伴而生,旨在唤起人们的群体意识,人们在仪式中与他人同一,心中涌起一种集体存在感,而仪式的淡化甚至消失,让节日不复存在,节日越来越趋同于休假,仅仅成为了日益加速的人们偶尔喘息的间隔期。没有节日的现代人,成为了游荡在社会这座坟墓的孤魂野鬼。